1月17日上午,
海南“十三五”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将在海南省新闻发布厅举行。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为“重点园区成为自贸港建设重大功能平台”,主要介绍“十三五”以来海南进一步科学规划布局、精准谋划定位、加强园区建设,完善产业发展硬件条件;大力简政放权、制定“一园一策”、强化考核激励,吸引项目落地、引导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等方面情况。
十三五”期间,海南不断创新优化重点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园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产城融合度不断提升,促进园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1
规划布局不断优化
2019年,海南印发了《海南省重点产业园区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案》,在全省规划布局3类25个省级产业园区。进一步明确各园区的产业定位、规划范围和行业指导部门,并积极引导关联产业向重点产业园区集聚,实现园区错位化、差异化发展。
在产业布局上,北部“海澄文定”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互联网、医药、航空航天、金融服务、空港物流、维修等产业,南部“大三亚”重点发展休闲旅游、总部经济、深海科研、南繁育种、金融服务、教育文化等产业,东部重点发展医疗康养、休闲旅游产业,西部重点发展油气化工、港航物流、高端装备制造、能源交易产业。
截至2020年6月,海南省级产业园区共有20909家企业入驻,实现营业收入1541.97亿元,同比增长27.2%,实现税收收入179.93亿元,占全省税收的36.1%。
2
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海南通过印发《关于完善十一个重点园区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给重点园区充分授权,建立与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相适应的园区运行机制,先后设立7个园区法定机构,探索市场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真正让园区“说了算”。
通过印发《海南省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海南省重点产业园区考核评价办法》等相关政策,对园区设立、运营管理、政策扶持、业绩考核等进行规范,建立健全产业园区考核评价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
3
极简审批稳步推进
海口国家高新区、博鳌乐城先行区等园区参与的“立法推行重点园区极简审批改革”获“第一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一等奖。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先后批准在洋浦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推广适用“三园”特别极简审批,至此,除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不具备承接审批职能外,其余10个自贸港重点园区实现极简审批全覆盖。
4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海南重点产业园区围绕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休闲娱乐等方面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2019年全年、2020年上半年分别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41.31亿元、74.31亿元,同比增长44.7%、36.7%。2020年,安排重点园区项目资金36.21亿元和海南专项25.55亿元重点支持海口国家高新区新药创制产业创新园、江东新区高品质引用水厂、崖州湾科技城九年一贯制学校等46个园区项目建设。
同时,鼓励园区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融资,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园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公共技术平台等进一步完善。
海口哈罗学校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国际幼儿园已于去年9月开学,江东新区、海口高新区、崖州湾科技城等路网项目相继竣工,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5
“一园一策”效果明显
海南根据园区不同发展情况量身打造支持措施,让园区“有权能定事,有钱能办事”,引导产业项目、人才、资金进园区,增强产业园区发展动力。
2019年以来,海南省政府先后印发支持深海、南繁、航天三大科技城、海南生态软件园、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洋浦经济开发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海口江东新区、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等园区的“一园一策”差异化扶持措施。
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复兴城政策效应凸现,初步统计,2020年1-11月份两个园区分别实现税收45.19亿元和27.5亿元,同比增长90.1%和150%。
6
自贸港政策红利逐步释放
截至目前,洋浦保税港区已率先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的国际船舶达21艘,完成保税油加注10万余吨。
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进口特许药械品种已超过110种,可用抗肿瘤新药、罕见病药达100种。瑞普替尼成为首个实现带药出园使用的进口特许药品,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普拉提尼在乐城先行区实现美国之外的全球首例应用。
目前,海南省人民政府与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中国境内第一所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
海南自贸港首条洲际越洋航线在洋浦小铲滩码头正式运营,实现了海南洲际越洋航线零的突破。
2020年10月,南航ARJ21-700国产飞机平稳降落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标志着自贸港首单国产飞机租赁项目正式落地海口江东新区。
初步统计,2020年,11个重点园区新增注册企业2万余家。
公司设立、会计财务统统包揽,让您省心省力,安心做生意。